天津新闻网

热门搜索: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国内 > > 正文

青春聚力“三下乡”丨科普惠农营造‘智’惠乡村,文化兴农助力乡村振兴

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,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“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”的号召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”。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“建功十项行动·青耕实践团”走进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东堤头村、天津市津南区安平顺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争当“突击队”,勇做“生力军”。

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

2023年7月28日-30日,实践团成员前往西堤头镇东堤头村开展走访调研,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,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,并就生态环境、产业发展、农业技术、交通状况、土地整治、文化建设、青少年教育等系列问题进行深研细究,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,厚植爱农情怀,练就兴农本领,助力乡村振兴,贡献青春力量。

走进东堤头村项目区的千亩稻田,稻田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稻田蟹的养殖情况、改良后的水稻品种的种植优势、病虫害的科学防治、机械化喷洒药物等。经过负责人的介绍,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科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,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装上“科技引擎”。

随后,团队成员来到现代农业高科技生态观光园——东堤头村春江花花柚子园进行实地考察。该生态观光园是以尝果、品茶、垂钓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休闲园,同时也是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生态环境美、观光休闲配套全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生态观光园。团队成员在与负责人的交流中了解到,园区数百亩果茶园的灌溉全由电脑操控,已经实现智慧灌溉,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的运用和发展,农业生产将不断提质增效,数字科技的加持为乡村振兴助力活力和动力。

三磨小站稻,十里闻粮香

随后,实践团来到天津市安平顺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访考察。据了解,该合作社以种植小站稻米为核心,涵盖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杂粮四大类农作物,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12000亩,其创建的独立品牌“和跃升”有着“盐碱地、御河水、有机肥、优良种、气候宜”的特点,合作社严格品质把控,确保农作物种植源头的优良品质;同时通过水稻护蟹等方法形成无农药、无化肥的生态农业模式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
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合作社加工车间和仓库,车间中有多套大型碾米机组、石墨机组及石碾机组,从提升稻谷、清理杂质、砻谷分离再到三道碾米工序,一粒稻谷就完成了到一粒大米的蜕变。成员们通过参观直观了解到粮食的生产和制作过程,从水稻的种植、收割、加工、包装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细致入微的操作和辛苦的劳作。此外,团队成员也认识到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也受天气、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,这也让团队成员对于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
此次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让农科学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“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,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。”的重大战略意义。天农学子时刻谨记“敏学切问,躬勤耕稼”天农校训,思源奋进,不负韶华,学好专业知识,打牢专业根基,勤于社会实践,勇于自找苦吃,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,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,用实际行动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担当!

文字|青耕实践团

图片|青耕实践团

初审|青耕实践团

复审|青耕实践团

终审|青耕实践团

来稿单位|共青团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委员会

行业相关

广告也精彩